影史钩沉:电影背后的故事(四)

1979年的影片《克莱默夫妇》拍摄时,正值男主演达斯汀·霍夫曼与第一任妻子离婚不久,满是心事的他向导演罗伯特·本顿提供了很多私人的对话与情节,最终都被用于影片中。罗伯特提议在编剧,甚至导演的名单字幕…

1979年的影片《克莱默夫妇》拍摄时,正值男主演达斯汀·霍夫曼与第一任妻子离婚不久,满是心事的他向导演罗伯特·本顿提供了很多私人的对话与情节,最终都被用于影片中。罗伯特提议在编剧,甚至导演的名单字幕中加上达斯汀的名字,但是都被他回绝了。

当时的雪儿非常担心自己无法支撑起影片《月色撩人》中会计员的角色,一是因为她自己在现实生活中实在是挥霍无度的人,与角色差距太大,二则是刚刚连续完成两部套拍的电影,疲惫到根本不想演。好在她最终接演,并凭借本片拿到了奥斯卡最佳女主角。

六十年代好莱坞歌舞片盛行,步其后尘的香港电懋也以此为傲。但邵氏对此不以为然,便请来了对古典戏曲较有研究的李翰祥,拍摄了黄梅调开山之作《江山美人》。该片不仅掀起了黄梅调电影的热潮,使李翰祥成了导演中的标志性人物,也让邵氏之后的作品都打上了“邵氏出品,必属精品”的字样。

麦克·森内特之所以能够成立Keystone公司——美国“欢笑工厂”,是因为一场倒霉的赌马赛。麦克欠了一屁股债,不仅不还钱,还提议共同做生意:“忘了我欠你们的一百块钱,投资两千五百元,成立一家新公司吧。”这听起来简直像一场可笑的交易,但更可笑的是他们居然同意了。

劳伦斯·奥利弗可“坏”了,他希望自己的女朋友费·雯丽陪他一起演《蝴蝶梦》,所以对女主角琼·芳登很不友好,这让琼非常动摇;而希区柯克更“坏”,他不仅不解释,反而利用这件事告诉她,她真的是一个很讨厌的人,以此来加深她的不安,以达到表演的需要。

还未离婚的英格丽·褒曼在看过《罗马,不设防的城市》和《老乡》后激动异常,于罗塞里尼生日当天给他拍电报,信中不仅表示愿意为他拍电影,更毫不讳言的写下意大利文“我爱你”。一触即发的暧昧情感,立马就把罗西里尼从与前女友安娜·玛兰妮岌岌可危的感情里解救了出来。

1929年的电影《潘多拉的魔盒》是妓女遇到连环杀人犯的故事。在露露引诱杰克的场景中,J·W·巴布斯特特意挑了女主演露易丝·布鲁克斯最喜欢的私人服装,再尽力磨损和弄污用作拍摄,并解释道这是为了达到年轻妓女疲惫、廉价而又绝望的生活状态。尽管如此,还是让露易丝心疼不已。

1947年的电影《上海小姐》纯粹是奥逊·威尔斯的绝望之举,因为他制作的音乐剧《80天环游世界》急需用钱。正巧,一份名为《如果我在醒来前死去》的小说拷贝引起了他的关注,他打电话给哈利科恩,指示他买下小说版权,并告诉他:“两小时内给我打55000美金,电影马上就开拍!”

1952年,英格玛·伯格曼正在拍摄他的电影《不良少女莫妮卡》。当拍摄到花花公子给莫妮卡点烟,并轻抚她的下巴后,伯格曼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——让女主角的视线离开男人,直视镜头。这种穿透第四面墙的注视在电影史中前所未见,它是伯格曼的一次尝试,更是打破传统拍摄规则的飞跃。

1892年,埃米尔·雷纳德的影片《更衣室之旁》在巴黎大咖啡馆放映,与卢米埃尔兄弟在明亮环境中播放电影的习惯不同的是,他让大厅全暗只有屏幕发光,并且不爱在街上“巡逻拍摄”。他的暗中观察视角,使得他成为第一个作者导演,也是导演的“看不见的第三者”的地位首次确立。

1952年,亨利·金导演拍摄了影片《乞力马扎罗的雪》。片中格里高利·派克为了举起女演员艾娃·加德纳而不幸膝盖受伤,不得不增加一些卧床的戏份。然而令他感觉比伤痛更痛苦的则是,他躺在病床上拍摄的所有场景,无一不被导演毙掉了,因此少了很多戏份。

1944年的影片《出水芙蓉》最初名为《男女混校》,海报上也只有雷德·凯尔斯顿。但是,当米高梅的高管们看完这部电影,他们就意识到应该让埃丝特·威廉斯的角色展示更多,于是重新设计了埃丝特身着泳衣的画版,并同时将影片改名为《出水芙蓉》。

1978年的影片《猎鹿人》拍摄时,导演迈克尔·西米诺常活跃剧组气氛。有天,他鼓励演员们回去搜集空盒子,然后包装成要送给朋友的结婚礼物那样,第二天用于拍摄婚礼戏。但是第二天,他发现好多盒子并不是空的,里面真的有一份演员们自己准备的“结婚礼物。”

1981年的电影《体热》,讲述的是一个充满激情的婚外恋的故事。导演劳伦斯·卡斯丹把故事的时间背景设置为夏天,但拍摄却在冬天进行。为了体现出汗流浃背的体热效果,演员们不仅要在身上和衣服上喷水制造汗渍,更闻所未闻地吸食冰块,用以消除交谈和呼吸间产生的雾气。

1975年的电影《飞越疯人院》为了达到真实的效果,不得不借景于真的精神病医院,并同一些病人打交道,这实在是一件麻烦事!有次拍摄时,工作人员为铺设机器轨道而打开了二楼病房的窗户,忘记关上,就有一个病人不小心摔下了楼。第二天,当地杂志的头版就报道了这则消息,名叫“飞出疯人院”。

1975年的电影《热天午后》改编自真实案例。1972年8月22日,罪犯约翰·沃特维茨对布鲁克林某银行实施抢劫。但本应十分钟内就可以完成的行动,变成了一场历时12个小时、电视转播、数百万人收看的焦点事件,全是由于沃特维茨在案发那天早晨看了《教父》。

1984年的影片《美国往事》拍摄时,罗伯特·德尼罗与詹姆斯·伍兹私下聊戏,德尼罗建议伍兹应该去给牙齿做个美容,因为完美、明亮的白色的牙齿更能展示出角色贝利的财富与虚荣,伍兹表示同意,可投资方拒绝了他们的意见,于是德尼罗就自己出钱让伍兹去了。

1900年召开于法国巴黎的万国博览会,是彼时世界最重要也最耀眼的全球性博览会。而在当年巴黎主展厅的最显眼位置,摆放着卢米埃尔公司设计的21公尺长、16公尺宽的银幕,这样前所未有的大屏幕首次出现,必然引起了极大的轰动,据说有超过150万人观看了这些“移动的巨大影像”。

1944年12月至1945年5月,安德烈·巴赞常开着汽车深入厂矿、工地,给人们播放《日出》一类的好电影。对于这些刚从战争里解脱出来、精神还处于贫瘠状态的人们,这样的影片无疑是解渴的甘泉。随后,他还成立了名为“工作与文化”的组织,希冀着用电影和文化使人们生活得更好。

1941年的电影《公民凯恩》以报业大亨威廉·R·H的生平为创作蓝本,并加以改编。拍摄期间,奥逊·威尔斯收到警告,说威廉在他的酒店房间安排了一个裸体女人,等他一进房间,就跳进他怀里,同时有摄影师拍照,用于败坏威尔斯的名声。于是他当晚只得怀着满肚子怨气去别处过夜。

1939年,制片人塞兹尼克曾建议希区柯克执导《泰坦尼克号》,但希胖并不理会,坚持去拍《蝴蝶梦》,于是塞兹尼克又主张《蝴蝶梦》要照着他的想法拍,并与《乱世佳人》同年上映。希胖不仅完全不想鸟他的意见,还将上映延期。如此,两人关系最终决裂,塞兹尼克也再没有更好的作品面世。

整理自微博:@看电影周刊

返回顶部